|
祕密5
你如何把所有準備的材料(筆記、練習過的題目)「百分之百地」派上用場?
這個祕訣是我獨創的「逐次剔除法」。
除非我們在考前多次善用 「逐次剔除法」,把「打擊面」縮到最小,才有可能在臨上場前一分 鐘,把剩下最難背的、最容易搞錯的材料完全搞定!
要知道,課文的內容和題目的難易度深淺不一,有的第一次看過就不會忘記(跟我們自己的習慣領域很近的);有的背了三次、五次都還記不起來;有的雖然記起來了,還很容易跟其他材料搞混!
教育心理學上有所謂「增強原理」──記憶是靠多次的增強,不靠單次的強度。意思說:與其「每次花十分鐘」來背誦,不如「每次只花一分鐘,但重複五次」來得有效!
「逐次剔除法」的祕訣是:不強力背誦,卻靠「多次重複」,每 一次把「真會的」內容或題目「剔除」。
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有四:
第一、不能看完課文後立刻做題目(起碼要間隔兩三、天),因為即使做對了也不代表你「真會」,你就無法「剔除」它們;
第二、猜對的或容易搞錯的,應該算「不會」,不能「剔除」;
第三、必須在平時「零碎的時間」就進行「默想」、「背誦」的功夫,才可能在下一次複習時,有適當的(真會的)部分可以「剔除」;
第四、必須安排整個讀書計畫後段最少四分之一的時間,才有辦法進行三到五次的「逐次剔除」,才真能將所準備的材料「一字(題)不錯」地在考場上用出來! !)
總之,此方法既適用於申論題,也適用於測驗題;既適用測驗題的課文複習,也適用於測驗題的題庫練習。
「逐次剔除法」的特點乃著重於將「已成為自己習慣領域的部分」(真正會的)剔除掉,而不是著重在「死背」不會的。
經過三次、五次還剔除不掉的部份,正是「超出自己習慣領域」的「盲點」,就要靠考前一個小時來「強力背誦」,才能把所有準備的材料百分之百地「COPY」到試卷!此外,別無他法!
陳老師的提醒
◆ 如何在「不會寫的」申論題上還贏過人家,並贏得更多的分數呢?
一個先決的條件是:你在考場上有「更多的時間」思考出題老師的意思,來掌握正確的方向、來佈局,來好好「寫作」。
祕密6
你如何在中、英文作文中得到「超過自己能力」的分數?
這裡也要提出一般考試書還沒有人提及的「作文妙法」。
我在報考政大東亞研究所時,就運用得「淋漓盡致」,而獲得超過本身原有 程度十分左右的分數。
後來,在幾次的中、英文作文中,也都高分上壘,沒有例外!
它 的祕訣就是:不能等到在考場上再「臨場寫作」,而要事先準備好有 用的材料做「分段重組」。
什麼是「有用的材料」?
必須是涵蓋性較大的句子或文章材料(才可彈性運用到多種作文題型上),還必須是自己熟悉的句子、自己組成的文章(才容易記憶而可靈活應用)。
一般書上,教人家多寫作、每天寫日記;好是好,但曠日費時, 恐怕少有這些時間。
又有教大家背幾十篇文章的方法——首先,難 背;再者,沒猜中題目的話,就很可能「文不對題」,而被評以零分計算!!
其實,在短短五、六十分鐘的時間限制下,除非「天縱英明」的學生、國文老師,或新聞記者,極少數人能夠不慌不忙地「審題」、「鋪陳」、「使用名言佳句」、「從容地寫作」,而且不用立可白、一路寫到底!
我的方法是:根據作文考題題型蒐集相關文章,勾出三百個有意義、自己熟悉(起碼半熟)的句子,將這些句子大概均分成十五題(每題約二十句);再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,將此二十句分配成前言、本文三段、結語等五段,寫出一篇好文章。
如此,寫成三百個句子共可寫成共十五篇文章,每篇五個段落,合計共有七十五個段可供運用。之後再利用「零碎時間」來默背、默寫這些文章。
臨考場時,只要根據作文考題,選取七十五段中的五段來重組,就能「不慌不忙」地寫就一篇好文章,而得到比自己真實的寫作能力增加五到十分以上的好成績。
陳老師的提醒
◆ 「逐次剔除法」的特點乃著重於將「已成為自己習慣領域的部分」(真正會的)剔除掉,而不是著重在「死背」不會的;經過三次、五次還剔除不掉的,正是「超出自己習慣領域」的「盲點」,就要靠考前一個小時來「強力背誦」,才能把所有準備的材料百分之百地發揮在考場上!
祕密7
你如何以「最高投資報酬率」設計讀書計畫?
最後,我們對於備考計畫要做最有效的「策略性」安排:最可能會考的先念;不好背的,平時就要利用「零碎時間」背誦,背不起來 的最後考前一小時才來背——十足顯現「功利性」及「高效性」!
嚴格說起來,這不是讀書計畫,而是純粹的「考試準備計畫」, 但求合理、合法地「考上」,不問其他!
這個計畫是綜合性的:運用「抓題法」來找重點,不會考的不念;利用「逐次剔除法」把「真會的」剔除掉,從此不相往來;「多 次背不起來的」或「容易搞混的」,留到最後一小時才來死背,若沒 有考出來,當下即忘!
這個計畫是貫穿「一次考上法」各個特色的有效架構,把時間、空間、體能狀態、心理情緒和記憶能力等全都納入考量。
(下)
全文網址: 考典/為何能「一次考上」的七大祕密(下) - 應考分享 - 公職考試 - udn文教職考 http://mag.udn.com/mag/edu/storypage.jsp?f_ART_ID=510646#ixzz30BLVTcGi
Power By udn.com